
認識水晶
說到認識水晶就一定要先了解晶體結構
那麼何謂晶體結構呢?
晶體結構是指礦石原子的週期性結構,所有礦石可分為結晶質與非結晶質兩大類型,結晶質內部原子的排列具有週期性,依循某一種規則生長,形成結構對稱的礦 石,外部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型。因為原子排列規律且結晶化,這類礦石的能量比較穩定。而非結晶質則因為生長過程沒有結晶現象,原子排列不固定,所以能夠帶來 不一樣的能量變化,這個滿有趣的大家可以試著了解一下。
在結晶質礦物中,其原子的排列方式都是固定的,也決定了晶體的特殊形狀。可以利用座標系統來了解礦物晶體的原子排列或外貌的特性。
在座標系統中,晶體結構的三個方向常以英文字母a、b、c表示,稱為「結晶軸」,或簡稱「晶軸」;三個晶軸間的夾角則以α、β、γ表示。利用晶軸長短和晶軸間夾角等關係,可把晶體區分為幾種型式,也就是「晶系」(crystal system)。
結晶質可分為七大晶系:等軸晶系、正方晶系、六方晶系、三方晶系、斜方晶系、單斜晶系、三斜晶系, 因為晶體結構不同,所以礦物特性也不同;即使是同一種礦物,若因生長環境不同,導致原子無法規則排列,便可能形成兩種不同的礦物。例:鑽石與石墨的原子都 是碳,但生長環境不同,在高溫高壓下就形成透明高硬度的鑽石;但是在非結晶的狀態下,則形成是質地脆弱的石墨。所以挑選水晶時,晶體結構是非常重要的!
以下為各位介紹七種晶系

七大晶系之一的等軸晶系(Cubic)
何謂等軸晶系?
等軸晶系-又稱立方晶系。三晶軸等長且互相垂直,如下圖所示。
等軸晶系原文為cubic,意思是方塊狀,其原子排列為結晶系當中最穩定與最具顯性的。這個晶系天生就有一種魅力,能吸引人類的目光,具有將能量固定集中的效果,並可慢慢影響周圍的負能量,使其重新排列組合。因此這個晶系也被認為具有穩定能量與清理能量的效果,建議可以擺放在虛弱或容易無力的部位。

水晶小學堂─第一堂 七大晶系② Taragonal
這次介紹的是七大晶系當中的第二個─正方晶系
正方晶系(Taragonal)擁有三晶軸且彼此互相垂直,而其中的兩水平軸一樣長,垂直軸則或長或短。如下圖所示,正方晶系的礦石並不多,但擁有特殊的能量。原因為原子排列為長方柱狀,就好像是一個通道,能穩定能量與打開能量的潛力、清理堵塞不通的能量,使其能量恢復流動,維持能量應有的面貌,所以很適合放在能量不順的地方。
正方晶系的代表有金紅石與魚眼石,金紅石比較少單獨存在,大多與石英水晶或與其它礦石共生,最有名的就是國人很喜愛的鈦晶,而鈦晶也因正方晶系的特性,清理人們疑惑與煩憂,使人們工作或任何事都有滿滿的power(動力)可以前進。

水晶小學堂─第一堂 七大晶系③ Hexagonal
這一次要介紹的是七大晶系當中的第三個─六方晶系
六方晶系(Hexagonal),擁有強力的療癒能量與美麗的原子排序。具有四個晶軸,而其中三個水平軸均等長且彼此成60度夾角,另一方面垂直軸與水平軸不等長,如祖母綠、舒俱來石和海水藍寶。
六方晶系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屬祖母綠了,祖母綠被稱為綠寶石之王,是五月的誕生石,象徵著幸運、幸福,擁有它會給人帶來一生的平安,在古埃及時代就已做成珠寶,為貴族所擁有,此外祖母綠可幫助虛弱的人們提高免疫力,藉此使身體恢復健康並增強身體機能,因此深受西方人的愛戴。

水晶小學堂─第一堂 七大晶系④ Trigonal
這一次要介紹的是七大晶系當中的第四個─三方晶系
三方晶系的晶體結構分為以下兩種
- 邊長 a=b=c 夾角α=β=γ≠90°
- 邊長 a=b≠c 夾角α=β=90°γ=120°

水晶小學堂─第一堂 七大晶系⑤ Orthorhombic
七大晶系中的第五個─斜方晶系(Orthorhombic)
斜方晶系擁有不等長的三軸,且彼此互相垂直。
晶體結構:
邊長a≠b≠c 夾角α=β=γ=90° 如下圖
常見的水晶有橄欖石、葡萄石等。

水晶小學堂─第一堂 七大晶系⑥ Monoclinic
七大晶系中的第六個─單斜晶系(Monoclinic)
單斜晶系擁有不等長的三晶軸,其中b軸與其他二軸皆成垂直正交,
而a軸與c軸則成斜交,如下圖。
晶體結構:
邊長 a≠b≠c 夾角 α=γ=90° β≠90°
常見的水晶如孔雀石、月光石等。

水晶小學堂─第一堂 七大晶系⑦ Triclinic
七大晶系中的第七個─三斜晶系(Triclinic)
三斜晶系晶體結構:
邊長 a≠b≠c 夾角 α≠β≠γ≠90° 如下圖
常見的水晶如天河石、土耳其玉等。
未完待續
經過這堂課,讀者們有沒有多少理解晶體結構呢?如果還不了解沒關係,接下來會陸續增加課堂內容,可以稍稍期待一下,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水晶的奇妙世界吧…